《中国林业产业》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论全球化贸易视角下的中国主要粮食贸易格局

 
来源:中国林业产业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1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稳定,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因此国际经济贸易形势总体一致,将阻碍全球经济复苏,对世界粮食贸易产生重大影响。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和基本生活所需,人们在收成良好或和平时期往往会忘记粮食的重要性,而在收成较差或紧急状态下会提高对粮食的关注度。许多国家粮食生产进步和对外开放程度提高,扩大了跨境粮食流通的范围,提高了流通数量。

2019 年盐城市实行机构改革,盐城市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划转给江苏银宝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根据江苏银宝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做大做强主业、谋求农业国企上市的需要,盐城市粮油集团的职能也从政策性为主转变为市场化。

1 中国粮食进口贸易现状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相比其他国家,中国农业实力相对薄弱,因此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全力支持和保护粮食生产贸易,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总体来说,中国的粮食贸易历经了4 个阶段:第1 个阶段粮食贸易主要是净出口(1949—1978 年),第2 个阶段谷物贸易以纯进口为主(1979—1991 年),第3 个阶段谷物贸易以进出口为主(1992—2001 年),第4 个阶段加入国际贸易体系(2002 年至今)[1]。

近些年,美国以单边贸易措施“337 调查”“301 调查”和“232 调查”对中国进行了制裁。尤其是2018 年以来,美国的贸易刺激政策导致税基和商品范围不断增大,对中国的谷物贸易市场构成了重大威胁。

1.1 谷物进口贸易现状

2018 年,中国大麦、大米、高粱、玉米和小麦的进口量分别占谷物进口总量的29%、28%、15%、14%和13%,且大麦、水稻、高粱、玉米、小麦是中国主要的5 种粮食作物。2012 年之后,谷物出口占进出口的比重非常低,出现了贸易逆差。随着时间推移,中国粮食进出口缺口继续扩大,贸易逆差在短时间内还会继续缩小。

口粮主要包括大米和小麦,而中国口粮供应充足,不存在大幅涨价,同时中国口粮基本独立,不存在进口依赖。2019—2020 年大米初始库存1.72 亿t,预计产量1.99 亿t,消费1.97 亿t,初始库存消费比高达86%;大米贸易比不到2%,不存在进口依赖。2019—2020 年小麦初始库存6 900 万t,预计产量1.18 亿t,消费1.12 亿t,初始库存消费比高达63%;小麦贸易比不到3%,不存在进口依赖。

1.2 小麦进口贸易现状

小麦的平均进口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小麦产地结构和进口规模决定的,中国小麦进口均价普遍偏高。澳大利亚、美国以及加拿大是中国进口小麦的主要国家,也是小麦的高产优质国家。优质面筋小麦占中国小麦进口量的比重较小,而且下降趋势还在继续,小麦进口配额的数量及其在适应供需方面的作用仍然有限。中国的小麦进口来源相对稳定,其中有部分贸易因素影响了进口国所占份额。总体而言,中国小麦进口比重较大[2]。

1.3 大豆进口贸易现状

大豆是中国主要进口的农产品之一,中国大豆进口量逐年增加,基本呈线性增长。2015 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中国大豆进口增速得到控制并逐步趋于稳定。2019 年中国大豆进口形势较之前有较大程度的改善,原因是各地压榨工厂要在消费旺季到来前补充库存。

中国于2001 年加入世贸组织,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不利影响是大豆进口关税将降至3%,豆油关税将降至9%。2019 年中国国产大豆年产量约为1 300 万t,中国国产大豆的数量无法满足榨油行业的需求,中国大豆工业进口继续呈线性增长。

2 中国粮食进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多边国际贸易体制难以为继。总体来看,虽然粮食贸易增速有所回落,但也存在一些固有情况,例如出口竞争力小,进口压力大,造成了持续逆差等问题。中国粮食进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如下。

2.1 粮食进口安全机制落后于预警机制

对于中国来说,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粮食安全,国内生产、分配、贸易、消费和融资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从依赖和集中粮食进口的角度看,把粮食进口视为粮食安全的一小部分似乎是不合理的。此外,在收集粮食进口数据的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及时、不正确等问题。在数据分析方面,部分人员没有全面、多角度地分析数据[3]。

2.2 对外依存度的提高加大了粮食进口贸易的风险

对外依存度是量化一个国家进口依存度的指标。对外贸易的扩大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威胁着中国的贸易进口安全,中国对外依存度也随之提高。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逐渐稳定,将继续增加对进口粮食作物的依赖,这将严重影响国内市场价格。在国际环境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如果切断中国谷物贸易渠道,会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进口依赖和集中度的逐步提高增加了中国动荡的风险[4]。

2.3 中国粮食市场的供需失衡

供给不均衡关乎食品厂的供需缺口。中国的粮食供应无法适应需求的变化,粮食进口远远超过粮食缺口,破坏了进口结构,国内供需市场矛盾增加。进出口失衡是中国粮食供需的主要问题之一。大豆进口量较高,而小麦进口量较低,不同类型谷物的进口情况存在很大不同,人们对其产生的依赖也不同,中国进口谷物的风险之一是供需失衡进一步加剧[5]。

2.4 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增加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度

进出口的重要因素是价格,产品的购买价格高于销售价格导致出现价格倒挂,价格倒挂意味着国家承担了很高的财税负担,降低了财政对经济发展建设的投入,背离了农产品价格管理机制。本土粮食行业链的成熟和国外加工价格上涨,大大提高了国内粮食产业与国外加工价格的差距[6]。

3 中国粮食贸易格局变化趋势及展望

针对粮食对外贸易过程中出现的新特点、新挑战,中国应以新的粮食贸易理念进行应对,确保国家粮食贸易安全。

建设“一带一路”,增强国内粮食市场竞争力,降低对外依存度,增加海外投资,制定粮食交易策略,对销售网络以及海外粮食生产加强管理和控制,缓解外部市场压力。

3.1 提升国内粮食市场的竞争力

为提高国内粮食市场竞争力,必须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完善价格扶持政策,有效降低市场价格偏差,缩小国内外粮价差距。为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实施土地和技术储粮战略,保证耕地面积和质量,促进耕地资源流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多方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体来说,要加快建立粮食市场价格体系,提高价格支持政策的灵活性,按照价格与补偿分开的原则和增收与供求担保等出台定价政策。避免粮食贸易中黄箱政策带来的局限性,建立粮食生产补贴机制,根据过去的销量和面积支付补贴[7-8]。

3.2 实施“一带一路”粮食贸易战略

农业资源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分布不同,沿线国家与中国的关系良好,且双方的农产品结构形成互补,应积极推进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粮食贸易,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互补。

中国应以此为契机,加快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建设,弱化粮食贸易金融化过程中对国际资本的控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包括农业合作生产、技术交流、贸易的长效磋商机制,重建全球贸易治理体系,有效提高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确保对外粮食贸易安全战略的顺利实施。

4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贸易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只有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中国才能在复杂的贸易格局中站稳脚跟。必须高度重视,把握市场风险,做好风险防控。江苏银宝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今后将严剖国际形势,客观分析国际粮食贸易市场风险,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将劣势转化为优势,为企业本身及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1]潘良文,吴克定,包天荣,等.近年进口加拿大小麦品质比较研究[J].粮油食品科技,1998(6):27-28.

[2]严毅博.基于国际贸易与自然灾害背景下的中国农产品供需平衡展望[J].农业展望,2019(6):76-82.

[3]吕捷,王雨濛.当前国际粮食经济形势与中国粮食安全[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9(4):131-136.

[4]中国产业信息.2020 年全球及中国粮食供需现状、进出口情况及新冠肺炎疫情对粮食市场的影响分析[EB/OL].[2020-5-11].https:///industry//.html.

[5]孙玉娟,孙浩然.粮食安全视阈下中国粮食进口贸易研究[J].价格月刊,2020(3):41-52.

[6]王钢,赵霞.中国粮食贸易变化的新特征、新挑战与新思维——兼论“一带一路”的粮食贸易战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1):62-68.

[7]龚波.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J].求索,2019(4):107-112.

[8]张瑞娟,李国祥.全球化视角下中国粮食贸易格局与国家粮食安全[J].国际贸易,2016(12):10-15.


文章来源:中国林业产业 网址: http://zglycy.400nongye.com/lunwen/itemid-41130.shtml


上一篇: 试论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及实现途
下一篇: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论文_土壤修复产业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中国林业产业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